![]() |
【世界】改革先锋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锐意改革创新 |
|
【shijie】2018-12-22发表: 改革先锋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锐意改革创新 李书福带领吉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从小作坊起步,他带领吉利汽车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小山村走向全世界。回望40年,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 改革先锋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锐意改革创新李书福带领吉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从小作坊起步,他带领吉利汽车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小山村走向全世界。回望40年,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吉利的发展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必须倍加珍惜,为“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顽强拼搏。 放过牛、开过照相馆、生产过冰箱、卖过装潢材料、生产过摩托车……1997年,作为吉利创始人的李书福,怀揣“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梦想,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吉利的发展史,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紧密相连。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吉利也拿到“准生证”,获准生产轿车。 “我决定要研究、生产汽车,真没有太多的人相信。大家都认为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已经没有优势了,只能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或者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李书福回忆说,“但我相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从零造车、持续创新,开放共赢、拥抱世界……走进吉利集团位于杭州的展厅,吉利汽车从开放中汲取动力、不断创新转型的发展轨迹清晰可循。 201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此后几年,并购了宝腾、路特斯、戴姆勒,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一系列国际化战略布局,不仅推动沃尔沃汽车取得了品牌的复兴和持续发展,还成为沃尔沃集团第一大持股股东、戴姆勒公司第一大股东,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典范。经过20多年蓬勃发展,李书福带领的吉利集团连续7年位列世界500强,在全球拥有逾12万名员工。 走进吉利台州路桥基地食堂,“牛肉面”和“烧饼铺”前排满了外国人,不少外国专家已在这座东海之滨的小城扎根。吉利的人才也实现了国际化,聚集了40个国家和地区约2万名研发和技术人员。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重点,吉利正加紧布局。“为了主动抓住机遇,我们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李书福认为,中国汽车工业要做强做大,必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欢迎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来,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与探索。 余留芬带领岩博村百姓致富 让人人有事干户户都小康 从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出发,车子沿着盘山公路向上爬行约20分钟,一栋栋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洋楼映入眼帘,隐约还能闻到一股酒香。岩博村到了!这个昔日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村集体经济为零的贫困村,在村支书余留芬的带领下已经成了人均收入近2万元、村集体经济超过600万元的小康村。 1988年,20岁的余留芬从外乡嫁到“一年种粮半年饱”的岩博村。不想一辈子土里刨食的余留芬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这个“爱折腾”的外来媳妇成了村里少有的“万元户”。 2001年,余留芬被选为岩博村村支书。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拿出4万元积蓄带领村民修通了出村路,随后,她通过村里的林场为岩博村赚到了“第一桶金”。在余留芬的带领下,曾经“要啥没啥”的岩博村“家当”越来越多,“家底”越来越厚:2003年,村里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煤矸石开起了砖厂。2004年,利用祖辈传下来的酿酒手艺办起了酒厂。2005年,为了利用酒厂的酒糟又办起了养殖场……到2017年,岩博村集体收入达到了610万元。 为让更多人享受到发展红利,余留芬坚持把“人人有事干,户户都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在岩博村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组织全村1012户村民通过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成为村办企业和合作社的股东,2017年全村实现分红900万元。 在岩博村,村民既是产业工人又是股东,既拿工资也有分红,而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能就近上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岩博村村主任肖玉龙说,在余支书身上,村民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党员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村里的党员从2001年的不到10名增加到了现在的39名,“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积极交入党申请书”。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余留芬深知自己的发家致富和岩博村的脱贫奔小康都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好政策,她将通过实际行动“带领更多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勇向前,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张黎明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年 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张黎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埋头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年,张黎明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 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公司累计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58项。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电力行业响当当的“蓝领创客”,被誉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 张黎明常说,只有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才能为这个时代贡献“工人智慧”。 最近,张黎明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研制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钢铁侠”试验成功。有了它,机器人就能代替人在电网上开展“微创手术”了。为了让电路抢修更快,他曾和同事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的45分钟一下子缩短到8分钟。 张黎明人送外号“活地图”,他能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边环境等有限信息,迅速判断出事故基本性质、大概位置,甚至准确点出故障成因,为抢修赢得宝贵时间。而这背后是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付出。31年如一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抢修线路图1500多张,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这才练就了电路抢修的“火眼金睛”。 埋头创新之外,张黎明积累总结近万个电路故障成因,形成涵盖30大类300多种故障抢修经验的《抢修百宝书》,分享给同事们。遇到故障,大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按图索骥,效率成倍提升。 一条风雨兼程路,走出万家灯火情。换插座、修灯泡……张黎明有一副热心肠,利用闲暇时间义务为老百姓提供帮助。他带领同事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自掏腰包为老旧小区楼道安装节能灯,600多层老楼楼道被重新点亮。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张黎明的名字在他工作的滨海新区家喻户晓,更有口皆碑。张黎明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从技校毕业生到技能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求解量子奥秘的“中国创新者”潘建伟 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盛 量子论与相对论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27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名普通本科生潘建伟,却在毕业论文中向量子力学发起挑战,试图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释放了无数年轻人“求真”的热望与勇气,潘建伟就是其中之一。经过20多年创新求索,他主持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在距地球50万米的“星空实验室”求解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百年之问”。 如今,潘建伟正致力于构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追梦”比超级计算机更强的量子计算机。 “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运,就是能把自己的梦想融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盛!”他说。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科学家,潘建伟在量子信息领域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辉煌。他29岁参与的论文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之一,31岁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35岁获得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42岁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46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去年12月,潘建伟入选《自然》2017年度国际十大科学人物。今年4月,获得《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 回首来时路,潘建伟说,要感谢改革开放赋予他的“两个机遇”:因为改革开放,他才有机会出国留学。又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他可以回国在比较好的科研条件下开始工作。 展望新时代,潘建伟说,改革开放再出发,科技工作者要“挑更重的担子”。“改革开放40年,依靠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下一步国家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科技工作者要担当起更大的作用,让科技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中国人!”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世界shijie相关"改革先锋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锐意改革创新"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世界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世界shijie的支持,对于改革先锋风采:勇立时代潮头 锐意改革创新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世界品牌冠军磁砖 易中建材大世界 花花世界家居 ,本资讯的关键词:改革创新改革开放李书福先锋世界汽车时代风采 (【shijie】更新:2018/12/22 5:15:32)
![]() |
![]() |
资讯中心,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企业新闻、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资讯和联系,工厂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佛山陶瓷网] |